|

楼主 |
发表于 2015-8-21 20:38:02
|
显示全部楼层
| 来自江西
放飞心情受友人之托,一路上留心观察寻找竹林中的“金蝉花”,准备采摘回去给病人入药,怎奈搜寻良久却收获甚微。
金蝉花——“深埋山下十数载,只为一朝出土来”,“甘,寒,无毒”为医书对金蝉花的记载,由于营养价值高且价格低廉,在民间,金蝉花被当做冬虫夏草的替代品,由被戏称为“山寨版”虫草。金蝉花今年在九江被炒得很火,很多市民纷纷到山林里找寻、挖掘,各地菜市场甚至有卖,两三元一个。
蝉花俗称大虫草,属于虫生真菌;在全世界已经发现的530多种虫草中,金蝉花、冬虫夏草仅仅是其中的两种;是一种外形具有“动物”和“植物”形态特征的奇妙生物,根是蝉的幼虫体,花是从单个或是2-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,约一寸多长,从顶端分枝开花,花粉为乳黄色也称为”蝉花孢子粉“,简单地说就是”种子“,具有繁殖功能。其形成过程是蝉的幼虫在蝉羽化前被虫草菌感染、寄生,当气候环境适宜时,吸收虫体的营养转化成菌丝体,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具而只剩下一个躯壳。万物复苏时节,菌丝体又从营养阶段逐渐转化为有性阶段具有繁殖功能的”蝉花孢子粉“,渐从顶端分枝”发芽“形似花朵,故而称为蝉花。
金蝉花具有提高免疫力、抗疲劳、保肾、改善睡眠、抗肿瘤、保肝、抗辐射和名目等多重左右,是神奇的古老中药。但蝉花在中国主要浸染两种蝉的幼虫,一种浙江的竹蝉若虫,一种是云南兰坪的小鸣蝉若虫,也就是说真正的金蝉花只有这两种,其他蝉花都非金蝉花。
快到桃林涧时,见海青随手在地上拔了几片叶子,遂凑到其近前一问究竟,海青告知这种在庐山分布极为广泛的蕨草学名叫庐山石韦。
百度可见:庐山石韦,蕨类植物,属水龙骨科。植株通常高20-50厘米。根状茎粗壮,横卧,密被线状棕色鳞片;鳞片长渐尖头,边缘具睫毛,着生处近褐色。生石上或树干上,海拔500-2290米。药效为利水通淋,凉血止血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