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楼主 |
发表于 2015-8-21 23:05:35
|
显示全部楼层
| 来自江西
芭茅,中药名。为禾本科植物芭茅(五节芒)的茎。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茎入药,性平味甘、淡,具有利水通淋,祛风除湿之功效。常用于热淋,白浊,白带,风湿关节痛,鼻衄,乳糜尿,急性肾盂炎,泌尿道结石。
多年生草本,具发达根状茎。秆高大似竹,高2-4米,无毛,节下具白粉,叶鞘无毛,鞘节具微毛,长于或上部者稍短于其节何;叶舌长1-2毫米,顶端具纤毛;叶片披针状线形,长25-60厘米,宽1.5-3厘米,扁平,基部渐窄或呈圆形,顶端长渐尖,中脉粗壮隆起,两面无毛,或上面基部有柔毛,边缘粗糙。圆锥花序大型,稠密,长30-50厘米,主轴粗壮,延伸达花序的2/3以上,无毛;分枝较细弱,长15-20厘米,通常10多枚簇生于基部各节,具2-3回小枝,腋间生柔毛;花果期5-10月。
繁缕叶景天,景天科,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。植株被腺毛。茎直立,有多数斜上的分枝,基部呈木质,高10-15厘米,褐色,被腺毛。叶互生,正三角形或三角状宽卵形,长7-15毫米,宽5-10毫米,先端急尖,基部宽楔形至截形,入于叶柄,柄长4-8毫米,全缘。总状聚伞花序;花顶生,花梗长5-10毫米,萼片5,披针形至长圆形,长1-2毫米,先端渐尖;花瓣5,黄色,披针状长圆形,长3-5毫米,先端渐尖;种子长圆状卵形,长0.3毫米,有纵纹,褐色。花期6-7月(湖北及以南)至7-8月(华北及西南高山),果期8-9月。
生于山坡或山谷土上或石缝中。
产云南西北部、贵州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西部、甘肃、陕西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北、辽宁、台湾。
全草治疗黄疸肝炎;外治跌打损伤,烧烫伤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