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×
左起:金叶(和她家公子)、阿东、踏雪寻梅、蚂蚁、陈林森、度日如秒、阿治、少府山人、雪花、云悟、飞飞(合影中的八位是“星子网十周年十大杰出贡献人物”,米多、上上签在外地未能参加;蚂蚁、飞飞、云悟做服务)
这是一个关于网络、友谊和时光的故事。您有多少好友,是从网线那端走到了现实之中呢?这个问题,或许我们每个人在深夜里都曾思量过。于我而言,这个问题的答案,沉甸甸的,充满了故事和温暖。
大概在二十年前,我创立了星子县或许是第一个BBS(电子布告栏系统),起初的想法很纯粹,就是想让更多年轻人,通过互联网这个新奇的窗口,感受家乡星子之美。那时,正是天涯社区风头正劲的年代,我未曾想到,这个小小的“落星墩社区”,竟也成了无数星子人心中的“天涯”,一个无论身在何方,都能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。更未曾想到,这件事,一做便是二十年。
网络,曾被视为虚拟世界的代名词。但在“落星墩社区”里,它却像一根根无形的红线,将五湖四海的星子人紧紧相连。我们在这里分享家乡的日新月异,探讨彼此的兴趣爱好,慰藉思乡的愁绪。当年活跃在论坛上的ID,有的远在海外,有的身处北京、上海。岁月流转,BBS的“慢”似乎已跟不上即时通讯的“快”,论坛渐渐归于沉寂,但那颗因网络而结缘的种子,早已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就在昨晚,趁着阿治从美国回来探亲的机会,也借着尚庐山20周年的契机,我邀请了2015年评选出的“星子网十周年十大杰出贡献人物”再次相聚。看着一张张熟悉又亲切的面孔,时光仿佛倒流,BBS时代那些鲜活的记忆瞬间被唤醒。
这群人,是我通过网络认识的最珍贵的朋友,他们也是星子网曾经的灵魂与支柱。
还记得阿治(emases)吗?他是一位在美国大学任教的教授,却怀揣着对故土最深的眷恋。2011年,他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为我们献上了一部中篇童话小说《落星墩的童话》,巧妙地将上百位网友的ID融入故事,交织着星子的乡土人情,这篇帖子至今仍是星子网历史上难以磨灭的璀璨印记。
还有被大家尊敬的陈林森老师。他以真名注册,用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犀利的笔锋,在“舞文弄墨”版块发表了数百篇作品,成为了星子网公认的“意见领袖”。他不仅自己笔耕不辍,更热心指导青年作者,为这一片厚重的人文圣地又增添了重彩的一笔。
说到摄影,我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阿东。他用那双深邃的“眼睛”,为我们定格了无数家乡变化的瞬间。他的镜头贴近生活,记录着星子的点滴进步,他无愧于“美的缔造者”这一称誉,引领着我们去感受那片土地的美好。
度日如秒,或许是庐山市最有文化的村长张秋林,他就像一缕春风,给星子网带来了勃勃生机。他不仅文采斐然,更是行动的巨人,首倡成立了落星文学社,又发起创立了朗诵艺术协会,至今还活跃在文化一线。
星子网的创立与发展,离不开像金叶这样的元老。作为创始人之一,她十年如一日地为网站默默付出,性格开朗、乐于助人的她,总是在网站的活动中承担起繁琐的后勤工作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奉献”二字。
而米多,则像是网站忠诚的“守护者”。从版主到管理员,他认真对待每一条信息,用心回复每一个帖子,让星子网始终保持着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。他曾组建了青年志愿者团队,将线上的热情延续到线下,现在不少的志愿者组织都是源自这一“火种”。
连续五届担任群众春晚总导演的上上签,用他的才华与热情,将群众春晚推向了新的高度。他对音乐和舞台的热爱,对节目质量的严格把关,为家乡的网友们献上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。
少府山人,一位职业与文化无关,却对家乡文史了如指掌的“百科全书”。他遍访山南水乡,遍览方志史料,在“人文历史”栏目里为我们讲述着星子的前世今生,展现了一位文化人的责任与担当。
踏雪寻梅,网站的管理员,也是一位真正的“斜杠青年”。他是户外运动的组织者,是屡获殊荣的摄影师,也是勤奋多产的“笔杆子”,发表的主题帖和评论数以千计,极大地提升了网站的影响力。
还有美丽的雪花,她加入星子网如一股清泉,为社区注入了诗情与画意。她开创了“玩转星子”板块,建立了房产频道,创立了“落星墩户外群”,在网站最困难的时期,是她多方努力,帮助网站渡过难关。
昨晚的相聚,我们聊着过去,谈着现在,也展望着未来。从BBS到微信,媒介在变,但沉淀下来的情谊未曾改变。这些从虚拟世界中走出的挚友,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所以,回到最初的问题,我的答案是:我有很多很多的好友,都是从网络相识的。他们曾是屏幕上一个个闪动的ID,如今,他们是我身边一个个真实、可爱、可敬的人。是网络,让我们这群志同道合的人相遇、相知、相伴,共同走过了那段闪光的岁月,并将这份友谊延续到更长久的未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