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×
部分公共场所WiFi“龟速”且存在安全隐患 一市民“蹭网”被“黑客”盗走千元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现在不少人有了“网络依赖症”,只要来到餐厅、商场等公共场所,都会拿出手机来“蹭网”。然而,浔阳晚报记者调查发现,部分公共场所的WiFi并不给力,能够流畅不间断上网的不多。不仅如此,不加密的免费网络更是缺少安全屏障。业内人士提醒:市民要慎用陌生网络。 1、商场免费WiFi 上网不容易 9日,记者来到八角石附近的一家商场,进去2分钟后,打开手机上的无线设置,显示该商场有WiFi,但是需要输入密码。记者逛了一圈,也没有找到“WiFi密码”字样的告示标志。无奈之下,记者只有询问商场内的一名工作人员,她的答复是商场内的WiFi早就坏了。正在陪妻子购物的刘先生告诉记者:“没有WiFi真的很不方便,本来老婆在试衣服的时候,自己可以刷刷朋友圈打发时间,现在只能干等了。” 随后,记者来到四码头附近的一家商场,手机上显示WiFi不需要密码,并且很快就连接上了。但是当记者打算在线听首歌时,却出现了掉线的情况。打开微信,查看微友相册时,页面则持续出现加载现象,根本就打不开。市民程女士表示,想在商场“蹭网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 记者调查时了解到,浔城部分商场自建了WiFi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服务,但在日常运作中经常出现连接不上、网速缓慢等不给力状况,反倒引起了消费者抱怨。业内人士表示,商场推广WiFi也有它的难处,背后需要大量复杂而专业的工作,光硬件的投入可能就高达几十万元。 2、公共场所WiFi 安全性堪忧 玩微信、逛淘宝,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,不少年轻人对WiFi依赖性越来越大。对于免费WiFi,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年轻市民,近九成的人表示曾经在公共场所连接过免费WiFi,甚至有的人选择商场、餐厅都以是否有WiFi为标准。然而,不少市民向记者透露,公共场所的WiFi很不安全,一时的疏忽,让她们损失不小。 原来,上周三下午,虞女士来到一家餐厅喝咖啡,趁着空闲时间,她拿出手机打算上淘宝网买一双高跟鞋,谁知道问老板店内是否有WiFi时,老板表示暂时没装。当时虞女士心里还有些失落,但是令她欣喜的是,没过多久手机恰好搜寻到附近有一个不用输入密码,可以直接登录的免费WiFi。她想都没想就登录了,过了大概20分钟,虞女士收到短信,她卡内的1000元被黑客取走了。 市民代女士也曾因为在公共场所用了免费的WiFi,卡里的500元现金被盗取了。事后,代女士用360软件给手机做了全面检查,并没有查出任何病毒或者木马程序。至今,代女士都不明白黑客是如何盗走她卡里现金的。 3、免费WiFi是必然趋势 但公共场所需慎用 目前我市公共场所的WiFi,按搭建主体的不同,可分为运营商(移动、联通、电信)自建、商户合建(与运营商合作建设)和住户自建等类型。从事通信行业多年的张先生表示,尽管由于资金投入过大而收益较小,公共WiFi尚未普及,但这却是一种发展趋势。随着4G的大规模推广,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地方覆盖免费WiFi,而它也将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 但是,免费WiFi的全覆盖,也带来了不容小觑的安全性问题。日前,国内因为在公共场合使用免费WiFi,导致银行卡被盗取的情况屡见报端。 张先生建议,在公共场所选择WiFi时,一定要看清楚网络名称,并向商家核实用户名、密码等信息,不要轻易选择来源不明,特别是无需密码的WiFi上网,手机上最好安装“腾讯管家”或者“360安全卫士”等安全防范软件。在不需要上网时,及时关闭手机WiFi信号,避免手机自动连接WiFi引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。
|